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片篮球迷之海中,泰瑞斯-哈利伯顿和他的印第安那步行者队曾一度触碰到NBA总冠军的奖杯边缘。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夜晚,在天王山之战的上半场,哈利伯顿似乎失去了他的节奏,五次出手无一命中,三分球也是四次尝试零收获,整个上半场颗粒无收。
随着比赛的进行,步行者队在场上逐渐陷入了困境,当家球星哈利伯顿的迷失让整支队伍陷入了14分的落后劣势,形势岌岌可危。然而,在比赛的第三节还剩下五分钟时,麦康纳挺身而出,他连续三次精准的投篮将分差缩小到了个位数,迫使雷霆队不得不重新派上刚刚下场的超级球星亚历山大。
麦康纳与亚历山大的对决成为了这场比赛的焦点。麦康纳在短短五分钟内狂砍13分,保持了比赛的悬念。末节初段,西亚卡姆接过麦康纳的火炬,在短短的3分30秒内独得12分,将分差缩小到了仅剩两分。此时,步行者队仿佛看到了翻盘的希望,他们只需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将比赛的主动权再次夺回。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哈利伯顿和内姆哈德接连出现失误,雷霆队抓住机会打出一波得分高潮,将分差再次拉大到16分,比赛的悬念就此消失。赛后,许多人都在讨论卡莱尔教练是否应该更早地将状态出色的麦康纳换回场上,也许这样步行者队就能翻盘了。
卡莱尔教练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第三节早早换上麦康纳是因为他的表现非常出色。但后来麦康纳体力透支,这也是他后来被换下的原因。这也揭示了普通球员的无奈:他们可以短暂地燃烧自己,创造奇迹,但无法持续太久。
回顾四天前的比赛,印第安纳波利斯甘布里奇球馆内的氛围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步行者队在主场赢下了关键的G3比赛,看似已经掌握了总决赛的局势。然而,亚历山大在绝境中挺身而出,他独得15分,成为NBA历史上单场总决赛最后5分钟得分最多的球员之一。他的个人表现让雷霆队从悬崖边拉回。
与亚历山大的巨星表现相比,哈利伯顿在总决赛中的表现显然未能达到球队领袖的水平。他场均只有15分,三分球命中率更是低至29.4%。尽管总决赛首战他有过不错的表现,但更多时候他未能匹配亚历山大的强度和表现。尤其是在关键的第四战中,哈利伯顿未能站出来帮助球队扭转局势。
面对阵容实力更强的雷霆队,步行者在第五战的下半场再次面临困境。然而此时麦康纳再次站了出来为球队续上一剂强心针,而西亚卡姆也续上了火力将分差缩小到两分。但遗憾的是,哈利伯顿再次出现失误葬送了翻盘的希望。
步行者的团队篮球虽然令人陶醉于其中,但想要夺得总冠军最关键的仍是球星的成色。在总决赛的舞台上越接近胜利越依赖巨星的发挥。亚历山大和哈利伯顿从两个角度都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有人可能对亚历山大的“造犯规”打法嗤之以鼻但利用规则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总冠军奖杯不会因为个人的“清高”而颁发。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有在赢下比赛后才有资格去谈论其他的可能。